左倾还是右倾分析---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性
牡丹江市阳明区磨刀石镇中学 步同林
.什么是左倾错误?
从历史上看,“左”、右两种错误路线,都曾给党的事业带来过严重危害,相比较而言,“左”造成的损失更大。1945年4月中共六届七中全会做出的《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》近乎一份反"左"历史档案,虽然在回顾党的历史时,也提到了右倾错误,但主要的笔墨还是在批判三次"左"的错误,即1928年底形成的"左倾盲动主义"、1929年下半年形成的"立三路线"和1931-1934年,以教条主义为特征的、在党内统治长达四年之久的王明"左倾冒险主义"。决议认为,尤其是这第三次体现在政治路线、军事路线、组织路线上的全面的"左倾"错误,"曾经给我党和中国革命已严重的损失"。 这些错误给红军的生存造成极大的威胁,毛泽东的灵活战术和方针被否决,取而代之的是左倾冒险主义,二十万苏区红军损失殆尽,是、苏区不断缩小。
这些错误突出表现在,把马克思主义书本化、教条化,对共产国际指示和苏联经验奉若神明、照搬照抄,无视中国革命形势的复杂性、艰巨性,提出种种不切实际的冒险主张,致使党的事业一度陷入困境,延缓了革命的进程。这种错误还体现在实际工作中的蛮干。
左倾是指政治上追求进步、同情劳动人民的倾向。而带引号的“左”倾,则是政治思想上超越客观,脱离社会现实条件,陷入空想、盲动和冒险的倾向。这种错误在新中国的社会主义探索时期付出了深重的教训,打破了中共八大关于着手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。看展了盲目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,结果狗无疾而终。工农业生产造成极大破坏,人民工作热情大幅降低。后来毛泽东错误估计了主要矛盾。开展了文火大革命,伤害了一大批革命同志和群众。所以,为了表示贬义,特在左字上添加了引号,即“左”倾,以区别于真正的左倾。“左”倾思想表现为急于求成,在革命和建设中采取盲动的冒险的行动;或者在革命组织内部混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,采取残酷斗争、无情打击的政策;或者在同盟军问题上实行关门主义,打倒一切。
总结历史经验教训,各国人民无论革命还是建设,都要理论联系实际。才会少走弯路。